县人民政府:
共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2024年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现随文印发,请针对该报告所提存在问题及建议,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办理,并在2025年5月份召开的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作办理情况报告。
共和县人大常委会
2025年4月8日
关于2024年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5年3月27日在共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谭海荣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一年来,县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工作要求,与“一府一委两院”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全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高位布局、整体发力,及时调整备案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常委会领导牵头抓总、各专工委员会密切配合、法制工作委员会具体落实的运行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工作合力,为高质量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开展学习培训,提高工作实效。持续加强业务学习,坚持每周五学法,组织相关人员集中学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以及《青海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省人大组织的审查备案专题培训班。同时,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会、联席会、研讨会、反馈会等多种方式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组织相关领导及业务干部专题学习相关内容,常委会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提出工作要求,明确工作任务,不断推动备案审查工作的质量、效率双提升。
(三)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规范有序。将“一府一委两院”的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备案审查工作重点,注重提前介入,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完善主动审查机制,着力保障“有件必备”落到实处。2024年,县人大常委会接收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6件,其中县政府6件。从备案总体情况看,基本做到了“应备尽备”,没有漏报、迟报的情况,没有被要求作出说明、整改、纠正或者撤销的情况。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部门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站到自动接受人大监督的角度去对待这项工作,安排部暑不够积极主动,思想上不够重视,执行《青海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不够到位,主动报备意识不强,特别是乡镇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流于形式,存在可有可无,可干可不干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认真落实。
(二)报备标准不够统一。各乡镇、各部门不同程度存在对文件“规范性”尺度标准把握不准,对文件的性质和类别甄别不细,存在对文件报备把关不严、格式不规范、报送材料不完整或报备不及时的情况,导致应纳入报备审查的规范性文件未被纳入,如对制定的内部规定、工作方案、表彰奖励等不属于规范性文件的进行报备,影响了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
(三)审查力量较为薄弱。备案审查工作的政策性、法律性都很强,但是目前我县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人才建设相对滞后,机构不够健全,工作力量薄弱、专业人员紧缺、“一人一委”等突出问题依然存在,难以有效行使对规范性文件的实质性审查,导致人大通过备案审查抓监督工作打了折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政治建设,凝聚备案审查工作共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州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把备案审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县、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局中认真谋划、全面推动。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州委人大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和改进备案审查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准确把握备案范围、审查标准、工作程序等具体规定,做好决议决定等规范性文件收集整理和清理工作,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沟通协调,增强备案审查工作实效。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与衔接联动,积极、自觉、主动做好备案审查各方面、各环节工作,协调各相关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专业优势,切实增强备案审查工作质效。适时召开全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开展经验交流、业务探讨和专题培训,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能力和水平。强化对县乡(镇)人大备案审查工作的支持,努力形成县乡(镇)两级人大备案审查工作上下联动、均衡开展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备案审查工作能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计划通过学习考察、经验交流、专题研究等措施,提升备案审查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确保备案审查队伍建设水平能够与新时代备案审查工作的新要求相适应。加强同其他县区人大的联系,接受专业指导、吸收先进经验,将上级精神与实践探索有机融合,筑牢专业基础和民意基石,坚定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